崆峒赋
作者:马伟
活力公园
日出东谷,横贯八荒;崆峒鼎立,泾水汤汤。东揽太白云烟,南瞰关山巨蟒,西望六盘峻峰、祁连朔漠;北接百丈梯田,阡陌胜壤。
崆峒古韵,千载传扬。史追伏羲,根自炎黄;秦之守关,汉时封疆;隋唐枢纽,宋元粮仓。明清重镇,抗战脊梁;如今养生地,颐养幸福乡。
坊闻广成,崆峒观中修仙飞升①;世传黄帝,望驾山前问道兴邦②;始皇登临,焚香封禅祭祀;汉武西巡③,求签纵马拓疆;皇甫谧医病针灸开祖,牛僧儒治世入朝兴唐;李嗣升④龙隐避祸登鼎,明韩王渭州阔土驻防;左季高⑤维新种柳治沙,冯焕章⑥革旧兴办学堂。俱往矣,千年家国复新梦;看今之,致力改革再谱华章!
余观之故郡⑦八景:崆峒春初碧,衔绿弄影翠欲滴;泾渡石虹腾,卧云摘星懒束衣;龙泉含玉珠,踏祥绕林驾云去;太统屯祥云,吞山纳岭玄鹤低;天台夜半月,惯看兴衰终不语;柳湖晴雪纷,长鞭挥处没马蹄;浚谷烟村渺,明月扣门犬吠稀;槐荫塔影横,一声佛号一木鱼。然不及,千载帝王访仙悟道地;万代名士墨客听禅挥墨处,僧道共融,香火鼎盛之崆峒山也。
崆峒区城区
辞城西去,春风十里现长堤;碧波弹筝,望驾千载留传奇。九曲泾水,风起云涌蛟弄影;几韧烟峦,春去秋来坝横笛。
拾级而上,醉于山水醉于岭;凝神自嗟,不负韶华不负卿。心抚峰峦,秀到极致无偶;目视云汉,蓝至佳境呈青。甲子共花木齐舞,崆峒与日月同庚。寺前击罄,梵音蒲团青灯;松下落子,往事当下前尘。
寂廊闲步,拂袖轻抛俗事;空山新雨,拨雾难觅萍踪。苍松翠柏相掩,小径青苔无痕。路转崖迴鸟鸣涧,绿掩红缀月照峰;灌木苍石闭幽境,增台递接已入云。人缈路隐谷若空,风来溪冽意愈浓。
辗转方见,虬榕依岭攀云去;须臾即闻,问道宫前流水声。钟鼓相悦耳,仙乐低迴心,檐挑西江月,栋描廊下春。
北去三五里,云海浸凡身;朽桥⑧贯南北,绝壁恰逢生。习风掠发,草木百万齐喑;云雾绕寺,玄鹤三两入云。一湾胭脂⑨天边来;几枝桃色崖畔红,三月碧绿起涟漪,芳草枯荣总关情。
圆通寺
原路而返,花重香幽径复;顿首远眺,阶递⑩天近露浓。一行一止一侧目,半匍半立半躬身。历尽三百八十步,一入仙境万般空。
道掩林荫错,径斜静幽生。云霄深处鹤声唳,雷声峰前杜鹃痕。观棋松下君不语;普度寺前鹞翻身。三星殿旁三生石,磨针观下磨杵声;通天桥锁凌云壁,混元楼承一乾坤。
趁芳华而登高,睹春景而思人。怀古应以青史之车为鉴,居安当以鲲鹏之志成城。
此际回首, 千仞足下鼎立;素面迎风,万涛心头涌奔。古城恰泛春晖,泾水正踏新征。十八大方略凝众力,七二⑪行慧手织彩虹。万木逢春景和,故国变革景明。长歌三叠同举樽,灯火万户共潮生!
醉卧花间半壶酒,笑看杯里一盏春。千山万水至此越,挥马扬鞭传佳音。美哉,千年月照崆峒秀!壮哉,万代史存中华魂⑫!
注释:
1.道教专属名词,得道成仙之意。
2.见平凉神话传说卷。
3.考自平凉地方志。
4.唐肃宗李亨。
5.左宗棠,字季高。
6.冯玉祥,字焕章。
7.这里指崆峒。
8.朽木桥,在崆峒山千手千眼观音阁脚下。
9.这里指崆峒山后峡的胭脂河。
BBIN宝盈10.上天梯。
11.七十二行,这里指各行各业。
12.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,精神传承,价值观。
【作者简介】马伟,男,生于1975年,平凉市崆峒区崆峒镇寨子街人。燕京文化艺术交流协会会员、平凉市作协会员、崆峒区作协副秘书长、暗月文学会员,有作品散见于《燕京诗刊》《2017创新有为诗典》《平凉日报》、市文联刊物《晚晴》《崆峒》、区文联刊物《暖泉》,以及《暗月文学》《倒水河文学》等。
电话:13594780067
联系人:周经理
邮箱:botanical@gmail.com
网址:https://www.jiuzhimayi.com
地址:玉门市笋赌之地231号